CHD币,全称为CryptoHedge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资产的自动管理。该币种由数字货币研究所于2016年启动研发,作为数字人民币体系技术演进的衍生项目之一,其设计初衷是结合中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合规性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创新性,打造一种兼具安全性和高效性的新型数字资产。CHD币采用双层运营架构,底层依托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上层通过智能合约扩展应用场景,目前已初步构建了涵盖零售、跨境支付、绿色金融等领域的生态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从支付向存、贷、汇、投等广义金融业务的延伸,为CHD币这类合规创新币种提供了政策红利。特别是在绿色金融领域,CHD币已应用于碳普惠平台,通过智能合约将用户低碳行为转化为碳积分并兑换至数字钱包,这种模式在青岛等试点城市累计促成151亿元交易,显示出在环保领域的独特价值。中国数字人民币体系向批发端和跨境场景扩展,CHD币有望借助监管沙盒机制,在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结算等对公场景获得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CHD币的技术特性使其在效率与安全之间实现了较好平衡。其采用混合共识机制,交易确认速度可达每秒3000笔,远高于比特币的7笔,同时通过央行区块链的可信存证功能确保数据不可篡改。与纯匿名加密货币不同,CHD币遵循可控匿名原则,既保护用户隐私又满足反洗钱要求,这种设计使其成为少数同时获得商业银行和科技企业支持的合规数字资产。截至2025年初,CHD币已接入苏州、深圳等地的63万个商户门店,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的流通规模达334亿元,市场接受度显著提升。
使用场景的多元化是CHD币的突出特色。除常规的零售支付外,其智能合约系统支持B2B自动结算、政府补贴发放、债券发行等复杂金融操作。在青岛青碳行平台中,CHD币作为唯一结算工具,将680万用户的绿色出行数据转化为20万吨碳减排量,开创了行为挖矿的新模式。香港金管局2025年实施的稳定币条例更将CHD币纳入合规稳定币监管框架,使其在跨境汇款场景实现T+0结算,交易成本较传统银行体系降低70%。这些创新应用使其逐渐从单纯的支付工具演变为连接实体经济与数字金融的基础设施。